爨底下村=川底下村

一到了北京就接獲通知,正在北京擔任一年客座教授,也是我的三師父,安排了參觀"川底下村"的旅遊。九月六日起了一個大早,和同學趕在塞車前奔向清華園,和師父、師母以及另外三位已經畢業多年的學長們會合。

位於北京西郊屬於門頭溝的"川底下",其實是"爨底下",因為漢字簡化後沒有爨字了,便以川字取代,難怪我找了半天,只見群山環繞,岩石累累哪裡來的川吶~~~呵呵!

由於路況並不十分良好,從北京開車得花2個多小時。爨底下原本是個沿山而築的農村,近年來城市人前往農村尋找傳統中國味兒的人越來越多,農村生活本就不易,開發而成觀光區賺取蠅頭小利的不少,"爨底下"便是其一。明清的村寨形式沒有多大改變,為了吸引觀光客,還新修了公共廁所;訓練了一批年輕導遊為觀光客講解;安排了提供民宿的農家,看來很有組織。

來看看照片吧
By Fish On Sunday, September 12, 2004 At 9/12/2004 01:45:00 pm

新書上架

書!書!書~~又是書!
看看我~除了趕上了去門頭溝遊玩,剩下的時間都泡在書店了吧~~~^^
這一小堆,就是這趟帶回來的。
這次沒有刻意找書,碰到了就買,找的大部分也都是補一些我書架上缺漏的套書。沒想到還是這麼一大落。 又懶得寄書,就這麼扛了回家。(其實從大陸寄書回台灣很值得,因為是按照“國內”郵資計算,而寄到日本就不好玩了。什麼東西只要沾上“國際”價格就是三級跳吶。)

想看仔細點兒嗎?

左邊這套是教材,唉!不得不買,就數他們最重啦,搬得我兩手發酸。最近的教材還都越來越貴啦!

再來就是字典嘍,新華字典是最新的第十版,買到了軟皮真喜歡!呵呵,最左邊的不是字典啦,是本黑白相片冊,主題恰如書名,記載了50年來的中國人,每幀相片都充滿了小人物的悲喜哀樂,非常具有故事性。

有閒書,有雜書,大部分還是我的糊口的家當,教書這工作,第一還是無止盡的學呀學~~~!

伊斯蘭複雜卻美麗的紋樣一直很吸引我,中亞美食更是讓我食指大動。自從今年春天去土耳其流浪了幾天之後,更為自己的無知而汗顏,真的想好好認識一下伊斯蘭文化。據說“可蘭經”甚為難懂,我還是看看故事,做個開始吧!就找了左邊這本古蘭經故事。

如果你有機會到北京一遊,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按圖索驥,那麼我覺得左邊這本生活地圖冊會是個不錯的選擇。雖然只不過是一本地圖,不過內容非常詳實,還有公交車的路線表。非常有用!我覺得遠超過任何一本旅遊書哦,已經是我幾趟北京不能缺少的好夥伴啦!
右邊的則是老地圖一張,複製得古色古香。

這就是生活地圖冊的內頁,嘿嘿,我都是混新街口(中間那條南北縱貫的馬路)的啦!北京這些年大興土木,拆了又建,建了又拆,只有這一帶往東到西海、後海之間,被劃為胡同觀光保留區倖免於難。許多道路都拓寬了,新街口大街可能是因為小店林立,很難拓寬。 雖然雜亂了一點,也沒有王府井那樣現代,如果想看看北京市民的生活,這裡會是很好的選擇,非常有老北京味兒!
新街口最多的是樂器和CD店。樂器如何不清楚,CD就很便宜啦!

好啦,獻寶完畢,新書上架還是得努力消化呀!
By Fish On Saturday, September 11, 2004 At 9/11/2004 04:27:00 pm

爨底下村--午後




環山而上,形成一個元寶型碉堡似的村莊

入口窄,窗極小高大的牆包圍得非常嚴實



小花處處,裝點這石砌的村莊分外美麗



By Fish On Monday, September 06, 2004 At 9/06/2004 01:30:00 pm

爨底下村--內


空氣清新,還有小農莊的幽靜


面對村子山頭上的小廟,看來是重新修了


哈巴狗


北方農莊風景

玉米是重要的糧食

貼餅子
將曬乾的玉米研磨成粉,做成餅狀,貼在鍋上烤。水分拿捏得當,外面酥脆裡面卻不至於過乾,非常好吃。許多餐廳都有"炸小黃魚配貼餅子"這道菜,玉米餅大多都是先炸好再配上小黃魚的。當然沒有現炸的好吃嘍。 這個農莊現做的烙餅和貼餅子最是美味!

經營這家小吃店的女主人,濃重的口音,還有莊稼人的親切和憨厚。

茶足飯飽後

小孫子么么也出來送客
By Fish On At 9/06/2004 01:26:00 pm

爨底下村


爨底下村

可以從市區(蘋果園)搭公共汽車前往


村口的管理處,觀光客必須購票入村

青山環繞


牆上還寫著舊標語
By Fish On At 9/06/2004 01:16:00 pm